马连良
马连良(1901年2月28日-1966年12月16日),回族,北京人,字温如,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演员。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是扶风社的招牌人物。代表戏目有《借东风》,《甘露寺》,《青风亭》等。
父马西园,是一茶馆业主,与著名京剧演员谭小培熟识。家庭的熏陶,使马连良从小热爱京剧艺术,希望在艺术舞台上得到发展。
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先从茹莱卿学武生,开蒙戏即《石秀探庄》,后受业于叶春善、蔡容贵、萧长华等老生名家,并酷爱谭派、贾派艺术。萧长华据孙派《雍良关》,创作《借东风》一剧,传授给他。马连良努力研究,终使《借东风》成为响誉全国的名剧。23岁自行组班扶风社,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自1920年代至1960年代盛行不衰。
1940年代末旅居香港,1950年代初回中国,出任北京京剧团(现在的北京京剧院)团长(总团长),1962年起同时兼任北京市戏曲学校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摄制的《群英会》、《秦香莲》京剧电影保存纪录了他的京剧表演艺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唱片公司给他录制了许多广播京剧和京剧唱片。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与关进牛棚里至1966年10月初,12月13日因意外摔倒被送至北京阜外医院,3天后不治。1979年3月27日北京市文化局恢复其名誉。
马连良主演的京剧电影:《梅龙镇》、《借东风》、《渔夫恨》、《群英会》、《秦香莲》。
主演现代京剧(京剧现代戏):《杜鹃山》(1964年版)、《年年有余》(1965年)等。
门下弟子有李万春、朱耀良、李慕良、言少朋、周啸天、王和霖、王金璐、迟金声、汪正华、梁益鸣、张学津、冯志孝(冯志效)、张克让、安云武、杨汝震、赵世璞、申凤梅、郎石林、刘广义等,马长礼是他的义子(养子),梅葆玥是他的干女儿。
在北京戏校做校长期间培养了许许多多学生,李宝春就是其中1位。
父马西园,是一茶馆业主,与著名京剧演员谭小培熟识。家庭的熏陶,使马连良从小热爱京剧艺术,希望在艺术舞台上得到发展。
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先从茹莱卿学武生,开蒙戏即《石秀探庄》,后受业于叶春善、蔡容贵、萧长华等老生名家,并酷爱谭派、贾派艺术。萧长华据孙派《雍良关》,创作《借东风》一剧,传授给他。马连良努力研究,终使《借东风》成为响誉全国的名剧。23岁自行组班扶风社,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自1920年代至1960年代盛行不衰。
1940年代末旅居香港,1950年代初回中国,出任北京京剧团(现在的北京京剧院)团长(总团长),1962年起同时兼任北京市戏曲学校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摄制的《群英会》、《秦香莲》京剧电影保存纪录了他的京剧表演艺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唱片公司给他录制了许多广播京剧和京剧唱片。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与关进牛棚里至1966年10月初,12月13日因意外摔倒被送至北京阜外医院,3天后不治。1979年3月27日北京市文化局恢复其名誉。
马连良主演的京剧电影:《梅龙镇》、《借东风》、《渔夫恨》、《群英会》、《秦香莲》。
主演现代京剧(京剧现代戏):《杜鹃山》(1964年版)、《年年有余》(1965年)等。
门下弟子有李万春、朱耀良、李慕良、言少朋、周啸天、王和霖、王金璐、迟金声、汪正华、梁益鸣、张学津、冯志孝(冯志效)、张克让、安云武、杨汝震、赵世璞、申凤梅、郎石林、刘广义等,马长礼是他的义子(养子),梅葆玥是他的干女儿。
在北京戏校做校长期间培养了许许多多学生,李宝春就是其中1位。
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