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er Philharmoniker

中文名: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爱乐管弦乐团

性质:德国音乐表演团体

成立时间:1882年

简称:BPO

国家:德国

柏林爱乐乐团1882年创立,来自德国柏林,驻地是柏林爱乐音乐厅。每年定期举办著名的新年音乐会,欧洲音乐会与柏林森林音乐会。

柏林爱乐乐团是当今世界古典乐坛受之无愧的头把交椅,享有崇高声誉。历任指挥中尼基什、富特文格勒、卡拉扬、阿巴多等都是各自时代最伟大的指挥界巨擘,建立起无比辉煌的传统,演奏曲目也相当广泛。这个乐团的大量录音,都保持最高水准。 西蒙 拉特尔爵士是乐团现任首席指挥。

柏林爱乐原隶属于柏林市政府,科学、研究与文化部,旧名为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爱乐管弦乐团。在2002年1月1日,柏林市议会通过并执行了关于柏林爱乐地位转变的新法律,并改用现今的名称。

尼基什曾任该团指挥达27年之久,他在任期间为乐团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使之成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之一。1954年,富特文格勒担任该团指挥,此后乐团声誉更盛。1955年后由卡拉扬接任该团终身常任指挥,由此进入卡拉扬时代,此间演奏会活动和唱片录音更为积极,无论名与实,都成为世界交响乐团之冠,备受赞扬。1990年阿巴多接替去世的卡拉扬成为乐团的指挥。2002年西蒙 拉特成为乐团新任指挥,乐团成员约120人。

从艺历程:历史沿革

1882年,柏林爱乐乐团由54位音乐家在柏林创建,乐团当初的名字为“Frühere Bilsesche Kapelle”(字面上的意思为“前比尔塞的乐队”)。当先前的指挥本杰明·比尔塞宣布拟率领全团成员乘坐4等车厢新乐团建立的火车去华沙举办一场音乐会时,乐团成员们拂袖而去。1882年,在赫尔曼·沃尔夫的财务管理下,乐团得以重新组建并重新命名,新指挥为路德维格·冯·布雷纳;1887年,当时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指挥之一汉斯·冯·比洛,接任了这一职位。这次主帅更替树立了乐团在国际上的声望,客座指挥汉斯·里赫特、费利克斯·冯·温加特纳、理查德·施特劳斯、古斯塔夫·马勒、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以及爱德华·格里格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也曾指挥过这支乐团。那段时间的演出显示出乐团仅拥有46件弦乐器,比瓦格纳设想的64件要少很多。

作为爱乐乐团的第一场音乐会

1895年,阿图尔·尼基什成为乐团的总指挥,1922年由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接任。在领导层经过几次交替更迭后,乐团在二战期间自始至终都坚持演出。1938年之前,柏林爱乐乐团还属于公司所有制,和大多数19世纪建立的乐团一样实行协会制度,自负盈亏。1938年,随着德国政治风云突变,乐团连同德国其他顶尖艺术机构一样被收归国有,置于第三帝国宣传部下属的音乐总局管辖,局长一度是理查·施特劳斯,当时乐团的首席指挥是富特文格勒。1945年德国战败,富特文格勒由于自己的特殊身份被暂停指挥工作两年,柏林爱乐乐团的指挥棒暂时交到了列奥·波查德的手中。1945年富特文格勒去瑞士以后,里奥·波查德1934年至1936年间经常指挥柏林爱乐,于是集中了四散的乐师,开始重建工作,成为总指挥。由于波查德被当时占领柏林的美国军队意外击中身亡,这一安排仅维持了几个月。1945至1952年期间,谢尔盖·切利比达奇接任总指挥一职。1952年,富特文格勒回国,继续担任乐团总指挥,1952年被授予终身指挥头衔,直至1954年去世。

富特文格勒排练现场

富特文格勒的接任者为赫伯特·冯·卡拉扬。那时已经在英国指挥新爱乐乐团如日中天的卡拉扬回到柏林。他在1938年4月指挥过柏林爱乐乐团,当时即引起评论界惊呼“神童卡拉扬”。1955年,得益于自己在英国苦心经营的知名度,他顺利得到带领乐团赴美国巡演的机会,大获成功,自然也是大快人心。在卡拉扬的带领下,乐团录制了数目惊人的唱片,并且广泛巡演,日益壮大的乐团获得了极高的荣誉。于是经由乐师投票,卡拉扬于1956年被任命为首席指挥,后来又追加了终身指挥头衔。 卡拉扬从1955年到1989年4月他去世仅几个月以前辞职,一直率领着柏林爱乐乐团。

1982年,乐团雇用了首位女性音乐家、小提琴家马德琳·卡劳佐。然而在1982年9月,当卡拉扬打算雇用第一位女性管弦乐器演奏者萨宾·梅耶时,却在乐团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最终以73:4的结果否决了这一提议。梅耶随后离开了乐团。1989年,当卡拉扬从乐团总指挥的位置上辞职以后,乐团提议由卡洛斯·克莱伯担任总指挥,但遭到克莱伯的拒绝。

1989年,乐团选举克劳迪奥·阿巴多为总指挥。阿巴多将乐团的演出曲目,在古典和浪漫主义作品的基础上,扩展到更为现代的20世纪音乐作品中。2002年,阿巴多离开柏林爱乐。当东、西德统一以后,乐团遭遇了来自柏林市预算压力的财务危机。2006年,柏林爱乐交响乐团以阿巴多的名字设立了“克劳迪奥·阿巴多竞赛奖”。

1999年6月,音乐家们推选西蒙·拉特尔爵士作为他们的下一任总指挥。但拉特尔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和柏林爱乐签约,使之转变成为一个独立自治的公众基金组织,并且有权作出自己艺术和财务方面的决策。2001年,拉特尔的提议被批准通过;2002年,拉特尔获准进入柏林爱乐。拉特尔和乐团的合同最初是到2012年结束。2008年4月,柏林爱乐的音乐家们投票支持保留拉特尔作为他们的总指挥直至2018年。从2006年到2010年,乐团的总经理为帕梅拉·罗森贝格。2010年9月,马丁·霍夫曼成为乐团新的领导者。2016年2月,乐团宣布2016/2017年演出季结束以后,霍夫曼将不再担任乐团领袖。

2006年,乐团宣布将对纳粹政权期间主要演员的情况进行调查。2007年,Misha Aster出版了《帝国管弦乐团》一书,研究了柏林爱乐和和第三帝国中一些演员的关系。也是在2007年,Enrique Sánchez Lansch编剧并导演的纪录片《纳粹时代的柏林爱乐》出版发行。

2007年11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命柏林爱乐乐团和拉特尔为亲善大使。2013年1月10日,乐团宣布拉特尔艺术总监和总指挥的任期到2018年结束。2014年,乐团创建了自己的唱片品牌“Berliner Philharmoniker Recordings”。

2008年12月18日,乐团宣布正式创建一个数字化音乐厅。这个柏林爱乐迄今唯一的互联网平台,使得人们可以在全球各地通过电脑进入,观看、聆听乐团的音乐会,现场或点播皆可。不仅仅是当今指挥家,甚而至于可以是以前举办的音乐会,例如来自克劳迪奥·阿巴多的精彩演出。除此之外,自2014年7月以来,数字音乐厅还可以提供由卡拉扬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音乐会的高清电影制作而成的音乐会现场直播。从2010年开始,一些经选定的柏林爱乐乐团音乐会,已经被现场传输到德国及欧洲的电影院。据了解,柏林爱乐乐团的数字音乐厅DCH是全球首个专注于古典音乐现场播出的平台。

继2015年5月11日推选拉特尔继任者的活动失败流产后,2015年6月22日,乐团宣布基彼得连科里尔·彼得连科为下一任总指挥。在彼得连科选举的时间里,他任期的开始时间并没有提及。到2015年10月份时,乐团宣布彼得连科正式担任2019/2020音乐季的总指挥,并客座指挥2019/2020音乐季之前的演出。2016年10月,乐团宣布彼得连科将于2019年8月19日正式担任乐团总指挥一职。

乐团现在的管理者(总经理)为马丁·霍夫曼。他的任期到2017年结束。2016年10月,乐团宣布Andrea Zietschmann为下一任总经理,任期从2017年9月1日开始。

此外,柏林爱乐的民主管理也是一大特点。柏林爱乐实行民主管理。乐团的首席指挥需要通过乐队成员秘密投票,并且获得多数赞成的情况下才被认可。

柏林爱乐音乐厅

乐团首个音乐厅——“柏林爱乐音乐厅”(Philharmonie),坐落在柏林·克罗伊茨贝格的Bernburger Straße,于1882年揭牌。音乐厅的前身是一溜冰场,由建筑师弗兰兹·希维顿设计柏林爱乐音乐厅改建而成。1898年,一个比较小的音乐厅——坐落于Köthener Straße 的“Beethovensaal”,也揭幕开演,用于室内乐的演出。第一个音乐厅“Philharmonie”,一直使用到1944年1月30日毁于英国炮火轰击。一直到战争末期,乐团都在柏林国家歌剧院进行演出,1945年2月3日,这所剧院也毁于战争。由于需要场地,乐团在战争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在柏林的“提塔尼亚皇宫”(Titania-Palast)——一座由电影院改造成的音乐厅里进行演出,同时仍旧在“Beethovensaal”里进行一些小型音乐会的演出。20世纪50年代期间,乐团将其音乐厅迁移至Joseph-Joachim-Konzertsaal的音乐学院(如今柏林艺术大学的一部分)内。然而大部分唱片都是在位于柏林-达勒姆的耶稣基督教堂里灌录,该教堂以其出色的音响效果而闻名于世。

荣誉记录:留声机杂志唱片奖

▪ 2006 留声机杂志-年度唱片最佳录音 克劳迪奥·阿巴多-马勒《第六交响曲》 (获奖)

▪ 2004 留声机杂志-最佳协奏曲 马里斯·杨松斯-格里格与舒曼的钢琴协奏曲 (获奖)

▪ 2000 留声机杂志-年度最佳管弦乐录音 西蒙·拉特尔-马勒《第十交响曲》 (获奖)

▪ 1984 留声机杂志-年度唱片最佳录音 卡拉扬-马勒《第九交响曲》 (获奖)

▪ 1981 留声机杂志-年度最佳管弦乐录音 卡拉扬-马勒《第九交响曲》 (获奖)

▪ 1981 留声机杂志-年度最佳歌剧录音 卡拉扬-瓦格纳《帕西法尔》 (获奖)

格莱美奖

▪ 2009 第51届 格莱美-最佳合唱表演 西蒙·拉特尔-斯特拉文斯基《诗篇交响曲》 (获奖)

▪ 2001 第43届 格莱美-最佳管弦乐演奏 西蒙·拉特尔-马勒《第十交响曲》 (获奖)

▪ 2000 第42届 格莱美-最佳古典类演唱 托马斯-托斯夸夫-《马勒:少年魔号》 (获奖)

▪ 1998 第40届 格莱美-最佳小型合奏表演 阿巴多-《欣德米特:室内乐》 (获奖)

▪ 1979 第21届 格莱美-最佳管弦乐演奏 卡拉扬-《贝多芬九首交响曲》 (获奖)

▪ 1970 第12届 格莱美-最佳歌剧唱片 卡拉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 (获奖)

德国古典回声奖

▪ 2017 古典回声-无国界古典音乐奖 柏林爱乐12把大提琴-《皮亚佐拉的素描》 (获奖)

▪ 2016 古典回声-合奏/交响乐团 《西贝柳斯:第一至第七交响曲》 (获奖)

▪ 2014 古典回声-年度音乐会录音 穆特、霍内克-《德沃夏克作品》 (获奖)

▪ 2013 古典回声-年度最佳交响乐演奏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获奖)

▪ 2012 古典回声-年度最佳交响乐演奏 《勋伯格作品》 (获奖)

▪ 2009 古典回声-年度合唱录音 西蒙·拉特尔-《诗篇交响曲》 (获奖)

▪ 2009 古典回声-年度音乐DVD 《亚洲之旅-寻找和谐》 (获奖)

▪ 2007 古典回声-年度合唱录音 西蒙·拉特尔-《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获奖)

▪ 2006 古典回声-年度音乐DVD 《舞动柏林》 (获奖)

▪ 2006 古典回声-年度最佳交响乐演奏 阿巴多-《马勒:第六交响曲》 (获奖)

▪ 2005 古典回声-合奏/交响乐团 柏林爱乐12把大提琴-《时光流逝》 (获奖)

▪ 2003 古典回声-年度合唱录音 《勋伯格:古雷之歌》 (获奖)

▪ 2001 古典回声-无国界古典音乐奖 柏林爱乐12把大提琴-《南美大逃亡》 (获奖)

▪ 1995 古典回声-年度音乐会录音 穆洛娃-《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获奖)

全英古典音乐奖

▪ 2007 全英古典音乐奖-年度古典音乐唱片 西蒙·拉特尔-《行星组曲》 (获奖)

▪ 2003 合奏/年度管弦乐专辑 西蒙·拉特尔-《第五交响曲》 (获奖)

▪ 2001 乐评人奖 西蒙·拉特尔-《马勒:第五交响曲》 (获奖)

▪ 2001 合奏/年度管弦乐专辑 西蒙·拉特尔-《马勒:第十交响曲》 (获奖)

法国金音叉奖

▪ 2016 金音叉-年度金奖 西蒙·拉特尔-《贝多芬:第一至九交响曲》 (获奖)

▪ 2015 金音叉-年度金奖 西蒙·拉特尔、齐默尔曼-《鲁托斯拉夫斯基:钢琴协奏曲》 (获奖)

▪ 2014 金音叉-年度金奖 西蒙·拉特尔-《马太受难曲》 (获奖)

国际古典音乐大奖-ICMA

▪ 2017 ICMA-交响曲 《克劳迪奥·阿巴多:最后一场音乐会》 (获奖)

▪ 2016 ICMA-交响曲 《西贝柳斯:第一至第七交响曲》 (获奖)

하나의
모두 재생
16:01
모으다
18:26
모으다
04:50
모으다
재생 목록 삭제
删除歌圈
다음 플레이
새 재생 목록에 추가
위챗
QQ 친구
QQ 공간
Facebook
Twitter
홈 화면에 토렌트 음악 추가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한국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