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ann Sebastian Bach

中文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国籍:德国

出生地:埃森纳赫

生日:1685年3月21日(儒略历);3月31日(格里历)

职业:作曲家

代表作:Wicked man’s rest

逝世日期:1750年7月28日

主要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

别名:JS BACH、JS 巴赫

民 族:日耳曼族

职 业:管风琴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

信仰:基督教路德宗

代表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堡协奏曲、管弦组曲、哥德堡变奏曲、b小调弥撒、马太受难曲、圣诞神剧、赋格的艺术、音乐的奉献、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大量康塔塔和器乐曲

逝世地:神圣罗马帝国莱比锡

享年:65岁

乐派:巴洛克

擅长:管风琴曲、宗教音乐、协奏曲

父亲:约翰·安布罗休斯·巴赫

巴赫一生多产,除了歌剧,几乎涉猎了当时所有的曲式,包含清唱剧(教会用和世俗用,也包含受难曲与神剧)、经文歌、弥撒曲、圣咏、各式的独奏曲、组曲、室内乐及协奏曲等等。巴赫将对乐器的体会与各种曲式结合,在超过40年的创作生涯写出许多丰富多彩的乐曲;他的作品编号(BWV)也随近代的不断发掘而持续扩充、更新。

巴赫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今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爱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即接受音乐教育,父母亡故后又到奥尔德鲁夫和吕讷堡修习学业。毕业后巴赫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担任管风琴师(1703~1708年),往后巴赫的职涯历经魏玛(1708~1717年)、克滕(1717~1723年)与莱比锡(1723~1750年)。

尽管他的音乐没有开创新风格,但他的创作广纳了德、意、法等国的音乐手法,并以娴熟的复调技巧呈现。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但由于音乐的风尚迅速转向为洛可可和古典主义风格,巴赫的复调音乐在其死后被视为陈腐之物,其成就在数十年内未得到应有的评价,仅仅作为管风琴演奏家与教师而闻名。

虽然莫扎特、贝多芬等大作曲家均对巴赫崇拜有加,但直到浪漫主义时代,作曲家门德尔松于1829年在柏林改编并指挥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才使乐坛正视巴赫音乐的价值。此后门德尔松对他的作品进行了发掘、整理和推广,经过几代音乐家的共同努力,巴赫逐渐恢复了崇高的地位。

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活动中,他排名第六,次于第五名的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

从艺历程:"早年自学音乐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中部杜林根森林的爱森纳赫。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城镇,可它的市民却酷爱音乐。据说该市古代的城门上竟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样。并且中世纪的吟歌者经常手执竖琴,在这里吟唱诗歌并举行歌唱比赛。瓦格纳曾据此写了著名歌剧《唐·豪塞》。而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在此将《圣经》译成德语。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他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天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对于具有极高音乐天赋的小巴赫来说,在这样的家庭成长原是十分幸运的,然而命运之神却偏要找些麻烦:他9岁丧母,10岁丧父,只得靠大哥继续抚养。尽管家里存放着大量音乐资料,可专横的兄长就是不允许他翻阅学习,无论他怎样苦苦恳求也无济于事。巴赫只得趁哥哥离家外出与深夜熟睡之际,在月光下偷偷地把心爱的曲谱一笔一划地抄下来,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损坏了他的视力。他的晚年在双目失明中痛苦地度过,直至去世。

青年时代离家出走

巴赫15岁时,终于只身离家,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圣·米歇尔教堂附设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这里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古典音乐作品,巴赫一头钻进去,像块巨大的海绵,全力汲取、融合着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成就,开阔了自己的音乐视野。为了练琴,他常常彻夜不眠,通宵达旦。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数十里去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

毕业担任演奏员

1702年他从圣·米歇尔毕业,翌年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提琴手。在随后的二十年中,他干过许多行当。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1723年,巴赫三十八岁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他在余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担任此角。

魏玛时代(1708-1717)

巴赫演奏了其清唱剧《上帝是我的国王,BWV71》,同年辞职去接受一个报酬更为丰厚的职位:任魏玛公爵威廉.恩斯特的宫廷管弦乐师;1714年成为乐长。在威玛巴赫创作了大部分管风琴作品,也首次发现了维瓦尔第的音乐,开始了协奏曲的创作。1717年接受柯登的安哈尔特利奥波德亲王的乐正职位;但其辞职被威廉.恩斯特所阻挠,在免除其义务之前甚至还把其关押在狱中。

克滕时代(1717-1723)

在克滕的日子是巴赫一生中的黄金时代。此间他创作了被誉为“键盘乐的旧约圣经”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和在管弦乐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大量出色的世俗和宗教音乐;同时巴赫还在柯滕宫廷任职,柯滕宫的镜厅非常华丽,这里还供有巴赫像。1723年,巴赫的主人克滕亲王对音乐的兴趣似乎淡漠了,于是他辞去了宫廷中的职务,来到莱比锡出任圣托马斯教堂学校的乐监(音乐指导),在那里他度过了一生中余下的27年时间。此后,克滕镇因为巴赫的音乐而充满活力:其合唱团自1908年起就沿用巴赫的名字、1935年创立的“巴赫音乐节”、1967年为纪念巴赫在这里供职250周年轮番举办了“巴赫音乐节”及“巴赫音乐比赛”,并将此作为传统延续至今,而当时的组织者也就此成立下来,即为今天的“克滕巴赫社团”。1983年克滕历史博物馆专门开放了“巴赫纪念馆”。

莱比锡时代(1723-1750)

莱比锡时期是巴赫一生中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创作最多的时期。此时的巴赫无论演奏技巧还是作曲水平都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在莱比锡谱写的杰作,有感人至深的《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和体现他高深作曲造诣的《赋格的艺术》等。1747年,这位无冕音乐之王去波茨坦旅行时被另一位国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召见,并进行了即兴演奏。在座的观众无不为之折服。第二年,巴赫把这次演奏的主题加以发展,写成了另一部总结他作曲和演奏艺术的作品—《音乐的奉献》。在莱比锡,巴赫作为圣托马斯男声合唱团的指挥度过了27年,由于他长期用眼过度,巴赫视力减退,晚年患白内障失明了,但他仍用口授的方式坚持创作。在逝世的前几天,他还在口授一首众赞歌《走向主的神坛》。乐曲每一个音符都表达出老人生前最后的虔诚祈祷,最后在第二十六小节处戛然而止,成了大师的绝笔之作。1750年7月28日夜,巴赫的一生画上了最后一个休止符,安然的走向了他心中的神坛。三天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下葬。

巴赫家庭

巴赫二十一岁时同他的叔伯二妹结为伉俪,他们一共生了七个孩子,但是当巴赫三十五岁时妻子不幸离世。翌年他鸾凤再续,可是他的第二个妻子非但不能帮助抚养头七个孩子,反而又给他生了十三个。巴赫死后只留下九个儿女,其中有四个成为真正著名的音乐家。

巴赫的音乐作品包罗万象,除歌剧外遍及当时所有的音乐领域(这一点同亨德尔截然不同,亨德尔成功的道路正是从歌剧起始)。尽管作品中的大部分早已散佚,但仍有500多部保留下来。其中比较主要的代表作包括:《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以及被后人称为《G调上的咏叹曲》的协奏曲。还有《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6首、《小提琴协奏曲》两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6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农民康塔塔》(Peasant Cantata)、《咖啡康塔塔》(Coffee Cantata)、《马太受难曲》(Matthauspassion)、《b小调弥撒曲》,等等。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他的创作一般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魏玛时代(1708-1717),可以说是创作臻于成熟的阶段;柯登时代(1717-1723),则是他创作的高峰期,许多贡献卓著的作品都完成于这个阶段;而莱比锡时代(1723-1750),是巴赫将宗教艺术推至最高境界的时期。BWV的来由:由于巴赫的作品实在太多,没有索引很难完整理解。所以一位名叫Wolfgang Schmieder的人为巴赫编辑了按音乐体裁分类的作品目录,并编号从1-1080。作者schmieder称此目录为Bach,Werke,Verzeichnis (意思是巴赫作品索引)。因此我们看到的BWV是来自于此名称缩写。

音乐特点

巴赫在音乐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将复调音乐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亨德尔则偏重于主调音乐),在这个领地里,可以说他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地。由于他具有人道主义的崇高信念和对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的音乐往往生气勃勃,富有人情味。"

历史定位:巴赫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像贝多芬那样直接扭转之后的音乐走势,而是直接体现在他对音乐这门艺术所展开的可能性[66]以及集他以前的音乐成就(巴洛克音乐)之大成。他的音乐创作受到多方面影响,包括意大利的器乐协奏曲和奏鸣曲,北德管风琴学派的管风琴音乐,新教圣咏,法国的大键琴音乐等等。纵然巴赫终生附属于贵族和教会,却并不是个“学院派”的音乐家,他从未停止思考音乐最纯粹的本质;他既遵守传统,但又勇于打破规则,尝试在旧有的形式风格中,以前所未有的手法创造新音乐。

巴赫自幼双亲即离世,由长兄扶养,15岁后便开始自力更生。虽然他自己常自诩生于音乐家族,但其早年却生活得比古往今来多数的音乐家清苦,幸运的是巴赫的哥哥从没有中断巴赫的音乐教育。受限于早年的经历,巴赫并不像莫扎特、门德尔松等许多年幼即登台演出,甚至能作曲的音乐家那般早慧(纵然他18岁时已成为管风琴师),巴赫在30岁以前(魏玛时期或更早)虽有数首管风琴曲和清唱剧传世,但他真正有名的作品绝大部分是在30岁之后(克滕与莱比锡时期)所作,可见巴赫确有天分,但其所得到的成就多奠基于不断的尝试与钻研之上,这种学习精神甚至能在他达到创作巅峰后,也就是生命的最后数年看到。

C.P.E. 巴赫,古典早期风格的奠基人,也是其父亲作品与事迹的保存者

按照C. P. E. 巴赫的说法,巴赫在作曲方面是无师自通的,他没上过任何作曲方面的课程,也未曾出国(日耳曼)求教,所以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开始研究很多有影响的作曲家的作品并从中学习。这主要经由对音乐的聆听、阅读、誊录、加工、模仿和对作曲方法的研究。并且借由长期演出经验的累积,没有经过系统性学习的巴赫在年轻时便已掌握了管弦乐团的训练和指挥。

巴赫出现的时段及地点可谓恰到好处。他几乎是知名的巴洛克作曲家中最晚出生的,生卒年又刚好止于不易受古典乐派影响的时间点;而其出生地及后来的活动范围几乎是在德语区的中心。综合时空间因素,他可以相对轻易的将法国(吕利、库普兰)、德国(布克斯泰乌德、帕赫贝尔)、意大利(科雷利、老斯卡拉蒂、维瓦尔第)这广大区域前辈们的音乐造诣集为一家。虽然当时有一个背景与巴赫相似的人也在尝试统合前人的音乐——泰勒曼,纵使他在那个时代受到欢迎,但其作品缺乏对往后时代的通透性和启发性,现代音乐研究通常认为他作品的质量比大不如巴赫,因而不为人所熟知。

用“音乐全才”来形容巴赫相当贴切,巴赫在音乐艺术这项领域的总体表现通常令后世难以追赶。不光是作曲,巴赫的键盘乐器演奏技巧(也包含即兴)几乎独步当时,他还推广了当时较少人用的五指弹奏法;而他的弦乐器演奏媲美许多同时代的意大利大师,这点从他的小提琴、大提琴与鲁特琴作品可以看出,他对弦乐器的语法理解深刻,其作品对弦乐器的复调技巧大有贡献,这类乐曲几乎是站在最高技巧性与聆赏性的分水岭上。巴赫对其他乐器也涉猎颇多,从构造到各种乐器的声音特性和语法,对于人声亦是如此;他又利用高超的配器技巧与对位法,将各种声音融会,并令其在合作中仍能发挥自己的特色,这种对大型作品的掌控力,在巴赫的管弦乐曲和宗教合唱作品中都能发现。巴赫并不因为他的时代缺乏庞大且完备的管弦乐团而放弃对作品厚度的追求,事实证明,他以声乐加入作品,也取得了堪与后世比拟的厚实感。从他儿子的描述中,巴赫对调音的执著、以及对于乐团演奏失误的高敏感度,显示巴赫应该拥有绝对音感;他甚至能观察出建筑构造对声音带来的影响。

人物评价:巴赫是集16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音乐之大成的最伟大的作曲家,被尊为近代“音乐之父”。他的作品既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结构严密,又具有内在的哲理性,深刻隽永。他笃信宗教,创作多用宗教素材和音响作为构思核心,但又具有世俗的情感和革新的精神;多用复调手法进行创作,但各声部又以主调音乐和大小调为主。他的作品十分丰富,除歌剧外各种形式无不涉猎。

巴赫在世时,作品不为人们所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是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所震动。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出中,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复活了。肖邦在举行他的音乐会之前练习巴赫的作品,李斯特把巴赫的一些管风琴作品改编为钢琴曲,舒满是巴赫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组织承担了出版这位大师作品的完整版本的巨大任务。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国际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甚至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音乐特点:巴赫的音乐常被认为是数学式的,不光是由于对位法的精确与频繁运用,也一如他擅长的赋格与变奏等曲式——能以最简单的素材(主题)加以发挥,延伸出变化多端且结构严密的作品。巴赫的音乐不仅是灵感的创造物,也是排列组合与理性推导的再造物,他将音乐的科学性发挥到极致,这最终导致了后世作曲家另辟蹊径,探讨新的可能作曲手法。

相对于其他巴洛克作曲家,巴赫构思的旋律较长而富变化,模进(同一旋律型在不同音高的重复)的使用也较节制,并擅长将动机展开为新的主题,提升音乐的艺术性而不使之成为哗众取宠的技术。不只旋律精致,巴赫善于揣度任何乐句在复调上的潜力,除了以其自由而高超的对位法纵向整合各声部,大胆创新的和声更提高了这种技法的维度。声部之间虽快慢属性不同,却能同时和谐进行,就像大小齿轮虽紧密扣合却能不断转动。可用一台精密仪器来形容巴赫的音乐,且这台仪器还可持续扩大,他把这种技巧从键盘乐器推广到更多声部的协奏曲与大型合唱;因此即使是在恢宏的音响中,也能听见巴赫精心设计的对位结构与一种内省的特质。

巴赫的创作不仅涵盖了当时绝大多数的音乐体裁,也更进一步探索了既有体裁的织体与结构;他虽未定制任何一种音乐形式,却能大大开拓及深化前人的研究成果。巴赫一生唯独没有写作歌剧,除了是因为他没有职务上的需要,也可能是他对世俗戏剧题材缺乏兴趣;但从巴赫清唱剧的咏叹调看来,他并非是不擅长戏剧化的描写,相反地,这些咏叹调有着各式各样的情绪刻画。其创作的另一特点是,常改编或二次使用自己的作品,这主要发生在巴赫创作生涯的中期以后。在莱比锡的前期,巴赫已开始改编魏玛时期的清唱剧或克滕时期的器乐曲;这段期间清唱剧使其创作的密集度达到巅峰。但随着逐渐迈入晚年,巴赫的创作慢慢停滞,他转而回顾自己过去的作品,整理并将之以新的风貌呈现。

作曲风格:巴赫笃信宗教,是个路德教徒。他希望他的乐曲为教会服务,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宗教音乐。他是最后一位伟大的宗教艺术家,他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赞颂上帝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他的音乐最初就是从被称作赞美诗的路德圣咏而产生的。通过旋律可以看出作曲家结合了当时流行的通俗之声。在音乐形式上他无意创新,而是把现有的形式推上顶峰。

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后的半个世纪里,他的音乐大体上无人问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极为欣赏巴赫的天赋)。新的音乐风格在发展,巴赫的“旧式”乐曲一时声消音灭。但是1800年以后,人们对巴赫乐曲重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时起,他的声誉和名望与日俱增。在今天这个非宗教的时代里,巴赫远比他在世期间的名望更高。一位两百年前在风格和主题方面都被认为是旧式的作曲家,今天却受到了广泛的颂扬,这确是一件怪事,其原因何在呢?

首先,一般认为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艺术家。他谙熟他的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运用自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例如他对旋律组合法(同时演奏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曲调的方法)在艺术上的精通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外,他的管弦乐作品逻辑性强,变幻多样,主题贴切感人,旋律丰富多姿,因此他愈加倍受赞颂。

大多数严肃的音乐学生感到,巴赫作品结构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比大多数其他作曲家那些更易理解的作品具有更加无穷的魅力。许多偶尔对音乐感兴趣的人认为他是阳春白雪,但是应该指出他的追随者并非少数几个音乐名流,他的唱片可能比除贝多芬以外的任何其他古典作曲家的都要畅销。从长远观点来看,巴赫或贝多芬的作品远比一位风靡一时的“流行”作曲家的作品拥有更多的听众,因为“流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倏忽即逝。

声誉与影响:在整个十八世纪,欣赏巴赫音乐的对象多只局限在音乐造诣较高的行家之中。到了19世纪,随着巴赫第一本个人传记的出版,以及门德尔松与其前辈引发后续的“复兴巴赫”运动,终至19世纪后半“旧巴赫协会”对巴赫全作品的出版,这些作为都大大提升了巴赫在当时代的声誉。20世纪后,巴赫的音乐被更广泛的演出或录音,以及应用在各种传播媒体上;“新巴赫协会”以更严谨的音乐学方法整理巴赫的作品并出版;这样的风潮带动巴洛克式配器的研究与其演出上的实现。而在21世纪,巴赫的音乐资源及研究成果透过网络,使普罗大众得以更容易的接近。

하나의
모두 재생
05:01
모으다
00:34
모으다
재생 목록 삭제
删除歌圈
다음 플레이
새 재생 목록에 추가
위챗
QQ 친구
QQ 공간
Facebook
Twitter
홈 화면에 토렌트 음악 추가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한국어
关闭